臺灣的夏天又熱又潮濕,皮膚科門診遇到因頭皮癢來就診的患者明顯增多。造成頭皮搔癢的常見皮膚病有以下幾種:

 

脂漏性皮膚炎

脂漏性皮膚炎這是造成頭皮搔癢最常見的原因。脂漏性皮膚炎是一種濕疹性皮膚疾病,好發在前額髮際線交界處及後頸部的頭皮,會有頭屑、頭皮發紅等。除了頭皮,鼻側、眉毛、耳後、胸部正中央的部位也是好發部位。目前此疾病的發生原因還不清楚,一般認為與皮脂分泌和皮屑芽胞菌引起的發炎反應有關。頭皮脂漏性皮膚炎惡化原因常見的是季節交替、壓力、睡眠問題、生病、飲食(喝酒及吃辛辣)等。一般用外用類固醇治療幾天後,頭皮發炎的狀況就可以明顯獲得改善。同時也會建議患者使用有抗黴菌配方的洗髮精,例如有KetoconazoleZinc Pyrithione 等當輔助治療。頭皮脂漏性皮膚炎一般來說治療反應好又快,但是容易再發生。雖然這個疾病跟體質有關且不會「斷根」,但是如果可以避免惡化因子,還是可以讓它控制得好。

 

乾癬
乾癬是一種慢性反覆發作的皮膚疾病,並不會傳染,發生的原因仍不清楚,主要造成表皮角化速度太快,導致皮膚出現異常的鱗屑。臨床上,頭皮乾癬有時與比較嚴重的脂漏性皮膚炎不好區分,但是一般來說,頭皮乾癬的皮屑比較厚和大塊,且皮屑底部的頭皮,是發紅增厚的皮膚。除了頭皮之外,手肘、膝蓋或身體也會出現類似的皮膚問題,指甲有時候也會有變形的現象。如果影響皮膚的範圍小,治療上一般都是局部塗外用類固醇及維生素D 搭配含有抗發炎成分的洗髮精,像是焦油(Tar )及硫化硒(SeleniumSulfide )當輔助。除了擦藥,生活上的改變也很重要,包含減少辛辣及刺激性飲食,減少暴露在高溫及日曬的環境。另外務必避免摳抓等導致頭皮受傷的動作,因為乾癬有一種特殊的現象叫作Koebner phenomenon,也就是受傷部位的皮膚會產生乾癬。

 

頭癬
頭癬就是頭皮及頭髮受到黴菌感染。一般分為發炎型及非發炎型。非發炎型頭癬常常是頭皮有鱗屑性斑塊合併有脫屑及搔癢,非常容易與脂漏性皮膚炎混淆。頭皮癢如果經使用過一些外用藥及抗頭皮屑的洗髮精仍未改善,甚至還合併掉頭髮,就必須考慮頭癬這個疾病,尤其是在成年的女性朋友。根據之前成大醫院皮膚部的觀察,頭癬幾乎不會發生在成年男性,原因可能與男性荷爾蒙刺激皮脂腺,可產生具有殺菌性的脂肪酸有關,而少數女性皮脂腺分泌較低,較易受到感染。治療光是靠外用藥是不夠的,需服用口服抗黴菌藥物,療程依藥物不同,約需四至十二週的療程。輔助治療建議搭配抗黴菌洗髮精如Ketoconazole。日常生活上,應避免共用梳子、帽子、枕頭、毛巾等以免傳染他人。頭癬是個很容易被忽略及誤判的皮膚病,需要皮膚專科醫師透過仔細的觀察,才能正確的診斷與後續確實的治療。

 

頭皮癢疹
如果臨床上排除以上常見的皮膚病,再來就要考慮病人抓出來的「頭皮癢疹」。頭皮癢疹一般來說看不到明顯的頭皮屑,頭皮幾乎也不太紅,但是細看是可以看出抓痕,有時也有細小的一顆一顆隆起的疹子。這些疹子是因為患者頭皮癢,一直去抓,抓到皮膚受傷,傷口癒合之後皮膚增生,但是頭皮還是癢,所以病人繼續抓,皮膚又破皮後再增生的惡性循環。頭皮癢,除了吃藥止癢外,最重要的是避免過度清潔頭皮,用溫和中性的洗髮精,洗頭時不要用指甲摳頭,用指腹輕輕按摩,減少頭皮受傷。另外洗頭時盡量用溫水,洗完頭也不要用很熱的吹風機吹到全乾。日常生活上,減少刺激性飲食,流汗時記得趕快把頭皮擦乾,找方式紓解緊張和壓力,因為這兩者會容易造成敏感性頭皮。

 

頭皮搔癢常常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。如果有以上的問題,建議尋求皮膚科醫師以得到正確的診斷及治療

 

台安醫院

內容出處

本篇內容由彭家盈醫師授權分享